(一種除濕干燥系統的制作方法)
1.本實用新型涉及干燥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濕干燥系統。背景技術:2.水性膠因其無毒害、無污染的優點,水性膠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汽車門內飾包覆產品中來,可以降低汽車內飾氣味,提高乘員舒適感。3.但相比于溶劑膠,水性膠的烘干要求更加苛刻,通常要求在低于膠水激活溫度10度以下進行烘干,烘干以不粘手為烘干標準,目前的烘干設備多為連續式的敞開式烘箱,并且烘干效果受外界濕度變化影響很大。技術實現要素: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濕干燥系統,解決傳統烘干爐對于水性膠烘干效果差的技術。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6.一種除濕干燥系統,包括:7.爐體1,其內設置有封閉的容納空間,所述爐體1兩端設置有升降門11,所述升降門連接有第一驅動電機;8.加熱機構2,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1頂部的循環風機21以及設置于所述爐體1內部的熱風管道22,所述熱風管道22內設置有加熱管23;9.除濕機構3,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1頂部的除濕機31以及設置于所述爐體1內部的除濕循環管道32;10.傳動機構4,包括貫穿所述爐體1內腔的傳送帶41,所述傳送帶41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42;11.plc控制機構6,包括plc控制器以及控制屏,所述plc控制器內設置有溫度控制程序、除濕控制程序以及傳動控制程序。12.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機構2為兩組,分別設置于所述爐體1的進口端和出口端。13.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驅動電機42配合設置有變頻器。14.進一步地,所述傳送帶41為兩層或多層。15.進一步地,所述升降門11設置為上下分布的雙層或多層升降門。16.進一步地,所述傳送帶41為鐵氟龍材料編制鏤空式結構。17.進一步地,所述爐體1出口端還設置有緩存機構5,所述緩存機構5包括與所述傳送帶41聯動配合的緩存帶51,所述緩存帶51連接有第三驅動電機52。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9.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除濕干燥系統通過熱風、除濕兩種形式對零件表面膠水進行干燥,相比于單一的熱風式烘干形式,所需的烘干溫度更低,時間更短,過程更穩定;20.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除濕干燥系統與傳統的敞開的連續式烘干爐相比,本干燥系統通過plc控制器將爐門開關與零件步進相結合,保證了爐內每個零件的烘干工藝一致,烘干效果一致,并且可以根據不同產品的尺寸需求隨時調節步進長度;21.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除濕干燥系統采用鏤空式特氟龍傳送帶實現了多層烘干的效果,提高了烘干效率,并且相比于傳統傳送帶,特氟龍傳送帶更加有利于膠漬的清理。附圖說明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23.圖1是一種除濕干燥系統結構示意圖;24.圖2是加熱機構結構剖面圖;25.圖3是除濕機構結構剖面圖;26.上述圖中:1.爐體、11.升降門、2.加熱機構、21.循環風機、22.熱風管道、23.加熱管、3.除濕機構、31.除濕機、32.除濕循環管道、4.傳動機構、41.傳送帶、42.第二驅動電機、5.緩存機構、51.緩存帶、52.第三驅動電機、6.plc控制機構。具體實施方式27.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28.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除濕干燥系統,包括:29.plc控制機構,包括plc控制器、顯示屏,設置有溫度控制程序、除濕控制程序以及傳動控制程序,實現系統整合與聯動控制。30.爐體1,其內設置有封閉的容納空間,所述爐體1整體采用雙層鍍鋅板與隔熱棉組成,接縫位置全部通過密封膠密封,提高爐體內部密封性;31.所述爐體1兩端設置有升降門11,所述升降門11設置為上下分布的雙層升降門;所述升降門11為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驅動控制,與所述plc控制機構連接,實現所述升降門11開關與零件進出聯動運行。32.參閱圖2,加熱機構2,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1頂部的循環風機21以及設置于所述爐體1內部的熱風管道22,所述熱風管道22內設置有加熱管23,所述加熱機構2為兩組,分別設置于所述爐體1的進口端和出口端;33.參閱圖3,除濕機構3,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1頂部的除濕機31以及設置于所述爐體1內部的除濕循環管道32;34.傳動機構4,包括貫穿所述爐體1內腔的傳送帶41,所述傳送帶41為兩層,所述傳送帶41為鐵氟龍材料編制鏤空式結構,利于空氣在爐體內充分循環,并且特氟龍材質利用膠水清潔,避免零件表面臟污;35.所述傳送帶41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42,所述第二驅動電機42配合設置有變頻器,實現所述傳送帶41步進距離可變調節,最小調節精度1cm,以應對不同產品尺寸烘干,實現烘干爐柔性生產,每層所述傳送帶41對應一套所述變頻器與所述第二驅動電機42,可實現上下層獨立烘干參數設置。36.所述爐體1出口端還設置有緩存機構5,所述緩存機構5包括與所述傳送帶41聯動配合的緩存帶51,所述緩存帶51連接有第三驅動電機52;所述第三驅動電機52與所述plc控制機構連接,實現所述緩存帶51與所述傳送帶41聯動控制,實現零件在所述緩存帶51上轉移和緩存。37.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除濕干燥系統技術原理:38.所述循環風機21采用葉片式內循環風機,將所述爐體1內空氣通過所述加熱管道22循環起來,所述加熱管道22循環風充分考慮空氣熱力學特點,采用頂部吸入底部呼出的方式使爐體內的溫度均勻一致,參閱圖2,當需要加熱式分布在所述加熱管道22內部的所述加熱管23會對流過的空氣進行升溫,通過pid控制升高至預設溫度,并保持溫度穩定。39.所述除濕機31采用輪轉式除濕機,通過所述除濕循環管道32,將所述爐體1內的濕氣排出,并將干燥的新風經由輪轉除濕機返回至所述爐體1內,參閱圖3,達到所述爐體1內空氣除濕的效果。40.采用熱風+除濕+密閉空間的方案,實現低溫烘干的效果,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需的烘干溫度更低,時間更短,過程更穩定;通過所述plc控制機構對整個系統進行整合控制,實現爐門開關與零件步進相結合,保證了爐內每個零件的烘干工藝一致,烘干效果一致,并且可以根據不同產品的尺寸需求隨時調節步進長度。同時可實現多種產品柔性共線生產,可實現產品的先進先出。4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4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